宅在家里别错过!八段锦、穴位按摩……运动养生学起来!
宅在家里是目前控制疫情最有效的方法
但在家宅久了,也要找点事做
锻炼经络,运动养生,
增强自身免疫力
下面这些方法学起来
《黄帝内经》提及经络具有“决死生、处百病”“行血气、营阴阳”等功效,要健康,经络不可不通。
一、穴位按摩
首先,穴位是经络线上特殊的点区部位,我们按摩穴位刺激相应的经络以增强免疫力。
今天向大家推荐三个穴位:
△东莞市中医院治未病科陈琪琪中医师讲解示范穴位按摩
足三里穴:是足阳明胃经上面的一个重要穴位,被称之为长寿穴。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处。主管我们消化系统疾病,包括呕吐、腹泻、腹痛、腹胀、消化不良等。按摩足三里可以增强我们后天之本--脾胃功能,提高免疫力。同样对我们的泌尿生殖系统也有一定的效果。正是我们中医常说的肚腹三里留。
细菌与病毒无时不在,无孔不入,我们如何预防?办法就是增强我们自己的阳气、正气,阳气旺盛可抵抗疾病,正气内存,邪不可干。因此,未病先防,自我保健,提升正气,增强免疫更为重要。每天按摩这三个穴位10-15分钟,以酸胀感为度。对我们的免疫力、记忆力都有所提高。
二、穴位艾灸
△东莞市中医院治未病科陈俊颖中医师讲解示范艾灸
一、不同类型患者艾灸穴位
类型一:疑似病例
(1)目的
(2)穴位
② 气海:人体的下腹部,直线连接肚脐与耻骨上方,将其分为十等分,从肚脐3/10的位置。
③ 中脘:位于人体上腹部当脐中上4寸。
(3)方法
① 足三里:用清艾条温和灸15分钟(每个穴位);
② 气海、中脘:每次选择一个穴位,用清艾条温和灸10分钟。
(4)频次
类型二:轻型、普通型患者
(1)目的
改善症状、缩短病程、舒缓情绪。
(2)穴位
① 合谷:在手背,第1、2掌骨间,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。简易取法:拇、食两指张开,以另一手的拇指关节横纹放在虎口指蹼缘上,屈指当拇指尖处。
② 太冲(均双侧):位于足背,第1、第2跖骨间,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中。
③ 足三里(双侧):在小腿前外侧,当犊鼻穴(外膝眼)下3寸,距胫骨前缘1横指。
④ 神阙(肚脐):在脐中部,脐中央。
(3)方法
① 合谷、太冲:用清艾条温和灸各15分钟;
③ 足三里:用清艾条温和灸10分钟(每个穴位);
④ 神阙:用温灸盒灸15分钟。
(4)频次
上午、下午各一次。
二、具体艾灸操作方法题
1.三种艾灸方法
① 温和灸:手持艾条,将艾条的一端点燃,直接悬于施灸部位之上,与之保持一定距离(2~3cm),使热力较为温和地作用于上述穴位。
② 温灸器灸:选用艾灸盒、灸筒等艾灸工具,在穴位处进行施灸。
③ 穴位熨烫/穴位贴敷(如果艾灸实施条件不允许,也可用此法代替):在以上穴位处,选用暖水袋、暖宝宝、自发热贴、热盐包等作为工具,在以上穴位上进行穴位熨烫/穴位贴敷。
2.体位
身体平直而不倾斜,点定腧穴后不可移动体位。“坐点则坐灸之,卧点则卧灸之,立点则立灸之”。
3.灸量
一般每次选取3~5穴,每个穴位持续操作10~20分钟,每日或隔日1次。每次艾灸总时长30~60分钟,所用艾条1/2~1根。
4.灸感
局部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,皮肤红晕为度。
5.操作顺序
先上后下,先左后右。
三、艾灸注意事项
大家在采取艾灸干预新冠肺炎时,下面这些点要注意:
① 高热、烦渴等实热炽盛患者不宜自行施灸;
② 艾灸时应选择舒适体位,肌肉放松,充分暴露施灸部位;
③ 保持房间温暖,谨防受凉;
④ 艾灸时,取穴要精少、火力要均匀;
⑤ 年老等反应迟钝或局部感觉减退的病人,切勿施灸过量,避免烫伤;
⑥ 施灸过程中,防止艾火烧伤衣物、被褥;灸治结束,必须将艾条彻底熄灭,防止发生火灾;
⑦ 用发热贴热敷时,切勿直接接触皮肤,以防烫伤,须隔一层衣服在对应腧穴贴敷;
⑧ 孕妇下腹部穴位避免艾灸。
△东莞市中医院治未病科黄丹、陈绰雅主管护士讲解演示八段锦
东莞市中医院在总结、借鉴“八段锦”的基础上,制作成教学视频、画册和微信推送版本等多种形式向全市广大市民推广,把它作为实施推广全民健身运动,增强自身体质,帮助预防和降低疫病易感性采取积极的措施。
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以寒湿为主,中医讲排湿毒可通过微微汗出、调理好胃肠功能、保持大小便通畅,及良好的精神状态。而八段锦通过8个优美的动作锻炼人体四肢,达到强健身体、气血流畅的效果,从而提升人体阳气以及代谢功能,增强自身对抗湿毒的能力。四肢强,阳气旺,心脏更健康。
中医养生,练起来吧!
目录 返回
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