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夏季用药 这些事项要注意
2024年06月28日 综合知识 157次阅读
夏天来袭,烈日当空,多地气象台相继发布了高温预警,大家日常的防暑、降温措施必不可少。但您知道关于药品“降温、防晒”的那些事儿吗?今天就来跟您聊一聊。
给这些药物做好“降温、防晒” 夏季温度高、湿度大,很多药物在高温、阳光直射或潮湿环境中,容易发生变质。因此,炎炎夏日,家中贮藏的药物也需要“降温、防晒”。
需要“降温”(冷藏)的常见药物主要包括生物制品、活菌制剂、血液制品等。这些药物大多含有怕热、怕光的成分,尤其是蛋白质,这些成分在高温或光照条件下容易变性失活。因此,胰岛素、双歧杆菌或乳酸杆菌的制剂、单抗类抗肿瘤药物(如利妥昔单抗)、人免疫球蛋白、干扰素、细胞因子等药物应在2~10℃的条件下冷藏保存,避免高温或冷冻。
需要“防晒”(遮光、避光)的药物通常会用棕色瓶或不透光容器包装,贮藏时要避免日光直射。这类药物主要包括维生素制剂、硝酸酯类药物(如硝酸甘油、硝普钠)和含碘制剂等。此外,一些颗粒剂、糖浆剂、散剂、泡腾剂及中药材等易受水分影响而发生水解变质,应注意将其放在干燥通风处。
夏季高温,购买药物后请先找到药物说明书中“贮藏”一栏,了解药物贮藏的具体要求,按照要求进行存放。温度:常温保存,即10~30℃;阴凉处保存,即不超过20℃;凉暗处保存,即避光且不超过20℃;冷藏保存,即2~10℃。湿度:存放药物的湿度在45%~75%为宜。避光:避免日光直射。遮光:不透光的容器包装,如棕色容器或黑色包装材料的不透光容器。
吃这些药要做好防晒 近日,药师接到患者小王的咨询电话。小王说,中午服用米诺环素胶囊后外出,发现裸露在太阳下的皮肤上出现了红斑,可自己并不是过敏体质,这是怎么回事呢。药师提醒小王,他很有可能是发生了药物的光敏反应,建议到医院就诊。关于药物的光敏反应,以下几个问题是患者咨询较多的。
问
“医生,什么是药物的光敏反应?”
答:药物光敏反应是指有的患者在使用某些药物外出活动后,暴露于阳光(主要是紫外线)下,皮肤出现刺痛、红肿、瘙痒、水疱甚至脱皮、色素沉着等症状。引起光敏反应的光线最常见的是长波紫外线(UVA)及中波紫外线(UVB),其次是波长在400~760纳米的可见光。
问
“哪些药物会引发光敏反应?"
答:1.四环素类。一项对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临床应用的研究发现,这两种药物所致光敏性皮肤病的发生率分别是40%和38%。患者的主要表现为晒伤样反应,早期可能会出现手足、口鼻刺麻等异常感觉,后在裸露部位出现红斑、皮肤色素沉着,偶见水疱。
2.喹诺酮类抗菌药。据文献报道,喹诺酮类药物的光敏反应发生率为0.1%~3%。其过敏反应和药物本身的结构有关,此类药物的光毒性强弱顺序为:司帕沙星>洛美沙星>氟罗沙星>环丙沙星>诺氟沙星>氧氟沙星>左氧氟沙星。莫西沙星和加替沙星对紫外线的稳定性较强,治疗剂量一般不存在光毒性。
3.抗真菌药。灰黄霉素主要导致皮疹和红细胞溶解,与活性氧的生成有关;儿童长期应用伏立康唑,光照后可能导致囊性纤维化和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。
4.磺脲类口服降糖药。如格列本脲、格列齐特、格列吡嗪等,可能引起光敏反应、扁平苔藓样变、假卟啉症反应。
5.降脂药。常见的药物有非诺贝特、辛伐他汀、阿托伐他汀。在降脂药中,非诺贝特的光毒性最强,光毒性大小与服药剂量和光照强度有关;阿托伐他汀可能造成光照性红斑并发水肿。
6.治疗心血管疾病药物。在长期服用胺碘酮的患者中,超过50%的患者在暴露区常见蓝灰色色素沉着;“沙坦”类药物以及“地平”类药物容易引起光敏反应,例如,氯沙坦、缬沙坦、硝苯地平、尼群地平。
7.利尿药。氢氯噻嗪可引起光敏、红斑狼疮样反应。
8.消化系统用药。如泮托拉唑、雷尼替丁、奥美拉唑等。
9.维甲酸类药物。含异维A酸、阿维A酸的口服药或皮肤外用药,易引起皮肤色素沉着。
10.抗肿瘤药。如伊马替尼、索拉非尼、卡培他滨、甲氨蝶呤等。使用甲氨蝶呤者易出现光敏性皮炎;使用伊马替尼者则主要表现为皮肤灼伤与色素沉着。
问
“如何避免光敏反应?”
答:在使用易致光敏反应的药物期间及停药后5日内,注意避免日晒,尤其是阳光强烈的中午时段,尽量避免外出。如难以避免,建议通过撑遮阳伞、戴遮阳帽、穿防晒服等方式,避免皮肤直接暴露在阳光下。有需要者可涂抹防晒霜以加强对紫外线的防御。
儿童、女性、老年人、皮肤娇嫩者及存在免疫功能缺陷或有过敏史的人更易发生光敏反应,应更为注意。
大家可通过调整服药时间的方式来规避光敏反应的发生。例如,每日服用一次的药物,在不影响药物作用规律及人体生理节律的前提下,可以将服药时间调整到晚上。
尽可能避免同时使用多种光敏性药物。
文章转载自:人民网科普 中国公众健康网
admin:凡本网未注明“来源:(本网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