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供生活常识、养生食谱、四季养生、运动养生、养生茶等养生知识!

疲劳和过劳死之间只有五步距离!喝这种汤调理,悄悄抗疲劳!

11 01月
标签:疲劳 过劳死 抗疲劳 运动 健康 健康知识 中药材 提高代谢

生活中,疲劳无处不在。工作过量导致的自律神经失调,忧愁烦恼造成的紧张,喜欢甜食、运动不足导致的提不起劲儿等。但你绝对想不到,这些“小事”和可怕的过劳死之间,只有五步距离。这五步中,疲劳积少成多,由量变到质变,最终演变成慢性病,甚至猝死。因此,我们要及时将疲劳消灭在“萌芽”阶段。


第一步:打不起精神


这个阶段的人常觉得不如以往那么精神百倍。此时人体吸入的氧气量减少,血液中氧气浓度与血值下降。于是身体发出警戒,告诉你“我已经疲劳了”。


要消除这种疲劳非常简单,每天深呼吸5次即可,能提高肺活量,增加脑供氧量,解除疲劳。吸气时,先使腹部膨胀,然后使胸部膨胀,达到极限后,屏气几秒钟,逐渐呼出气体。呼气时,先收缩胸部,再收缩腹部,尽量排出肺内气体。反复进行吸气、呼气,每次3~5分钟。此外,还可以摄取少量甜食,迅速补充体能。


第二步:昏昏沉沉。


这个阶段的人不但身上没劲儿,而且整个人都昏昏沉沉的,甚至还会莫名沮丧。此时人体血液中的氧气浓度与血糖值持续下降,导致肌肉或内脏组织陷入氧气与营养不足的困境。


除了深呼吸外,每天还需做一些轻度体操,如打太极拳,让僵硬的部位获得伸展,恢复正常血流。还可以做广播操中的扩胸运动,坚持10~20分钟才有效果。此外,下班后最好泡个热水澡,坚持晨练,以恢复活力。


第三步:浑身酸痛。


这时的人会感觉体力透支,早上不愿起床,肩膀、背部、腰部等总是酸痛疲倦,皮肤暗沉,暴瘦或肥胖,焦躁易怒,有人还会拉肚子,体温低,睡觉磨牙。


此时是抵御疾病上身的最后屏障,要注意保暖,每天睡够8小时,睡前不要剧烈运动,以提高睡眠质量。如果条件允许,最好休假一周。依赖咖啡、浓茶、药物的人要改掉这些习惯,以免身体陷入恶性循环。


第四步:开始得病。


除了身上疼痛外,还会有青春痘、口腔溃疡、牙周病、胃炎、便秘与食欲不振等症状,甚至还会轻度忧郁。


这个阶段的人应及时到医院体检,解决已有的健康问题,并捕捉尚未“萌发”的疾病。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睡眠、运动,至少坚持1周以上,让身体恢复原有的步调。出现忧郁情绪切不可滥用药物,可通过找朋友聊天,参加团体活动等方式调节,不能自我调节的可以寻求医生的帮助。


第五步:癌症潜伏。


如果不重视疲劳的前四个阶段,任由其发展,40岁后大病就会不时缠身,颈椎病、胃病、冠心病等都可能找上门,甚至癌症也会悄悄侵袭你。一旦踏入这个阶段,轻者需要几个月,重者需要几年的休养生息才能恢复。


为何总感觉疲劳乏力?


生活中,我们可能有这样的困惑,为什么有些人冬天反复感冒,有些人却很少感冒;为什么爬相同的楼梯,有些人气喘吁吁,气不够用,有些人却毫不费劲;为什么有些人声音洪亮,有些人却声音低怯。这是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体质差异,不同的遗传背景和生活环境,造成了不同的体质。因此,养生也要根据体质不同,“有的放矢”的去养生防病。


中医认为,“气”是生命的原动力,如果气虚了,气不够用,人体就会活力不足,疲劳乏力,心气虚就会心悸气短;肺气虚,就会反复感冒、老爱出汗、说话声音低;脾气虚就会食后腹胀、大便不成形,倦怠懒动;肾气虚就会夜尿频、腰酸腿沉。


日常调理注意三方面


那么,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进行调理呢?首先,从饮食上多吃具有健脾益气的食物,如山药莲子、芡实、粳米、小米、黄豆、白扁豆、香菇、大枣、桂圆、蜂蜜等,不宜食用耗气的食物如空心菜、萝卜等。运动调养方面,气虚体质者,脾肺之气怯弱,卫外不固,易于感受外邪,不耐劳作,所以运动方面可以选用一些比较柔缓的传统健身功法,如太极拳、八段锦、五禽戏等进行锻炼,慢跑、散步也比较适合,应注意保暖,运动后微微汗出,不要汗出当风,做到“形劳而不倦”。平时可按摩足三里、气海、关元穴。此外,气虚的人还可以选择养生药茶,如黄芪、党参、太子参、灵芝、大枣等沸水冲泡饮用。


想要抗疲劳?试试松茸竹荪鸡汤


对于上班族来说,常年高强度的工作不但让人身体疲惫、精神压力大,免疫力也会降低,更容易生病。在此,推荐一款清润不油腻,抗疲劳、调节免疫力的药膳——松茸竹荪鸡汤。


取干松茸12~16颗、干品竹荪10~12克、红枣5颗、龙眼肉干30克、土鸡一只(约2斤)、瘦肉250克、生姜几片。干松茸洗净后,提前用温水浸泡;竹荪、龙眼肉干洗净;红枣去核;土鸡宰杀后洗净,去皮;瘦肉切成拇指般大小。上述材料放进瓦煲中,注入纯净水没过材料,大火煲滚后改小火再煲一个半小时,熄火后调味饮用。


松茸是非常珍贵的天然野生菌类食材,不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,而且有特殊的药用保健功效。松茸能强身补虚、调节免疫、健脾益胃、理气化痰、抗衰老、解疲乏。竹荪为历代公认的山珍之一,能滋补强壮、润肺养颜、益气补脑、宁神健体、护肝利胆、抗疲劳。鸡肉滋补强身;瘦肉滋阴润燥;桂圆肉能补血养颜、益智宁神,善治失眠、健忘、惊悸等症状;红枣则补益气血、健脾益胃、镇静安神;生姜不但辟腥,还有温中的功效。


本方中,以松茸、竹荪二味菌类唱主角,去皮鸡和瘦肉热量不高,桂圆肉和红枣则以补血养阴见长,性味平和,滋补而不碍脾胃。所以,此方既适合妇孺老少补虚疗损之用,青壮年喝了也不上火,帮助抗疲劳、提高免疫力。


六招让男人远离疲劳


现代社会,大多数男人感觉疲惫不堪,性生活无力。专家教你几招缓解疲劳的简便易行方法,随时随地做一些小动作,就能让男人远离疲劳,精力充沛。


1、打哈欠时张大嘴


大脑是人体对疲劳最敏感的器官。当一个人疲劳时,其大脑就会处于缺氧的状态。这时,大脑就会下达指令让人打几个哈欠,以吸入更多的氧气,缓解大脑的缺氧。临床研究发现,人打一次哈欠所吸入的氧气量是一次正常呼吸时吸入氧气量的5倍。因此,在感到疲劳时应强迫自己打几个哈欠,同时,尽量把嘴张大吸入更多的氧气,也会改善因大脑缺氧导致的疲劳。


2、困倦时按揉中指


长时间工作很容易困倦,加之燥热,容易犯困,此时,可以揉捏双手中指的指尖来赶走困意。


具体操作方法是:分别揉捏左右手中指指端正中间的中冲穴约1分钟,比较两手的疼痛感觉后,再揉捏疼痛明显的手的中冲穴,直到双手的疼痛感觉一样。疼痛感觉越明显,说明与手同侧肢体越是疲劳。


3、倒走百步练腰背


腰背部是人体最容易疲劳的部位,也是性生活中的重要部位,而缓解腰背酸痛最好的办法是倒着走。因为倒着走可以调动腰背部一些平时无法运动的肌肉,使其血液循环得到改善。每天坚持倒走100步。


需要提醒的是,倒走时要注意安全,避免摔伤。


4、久坐时动动肩膀


有调查显示,70%的久坐一族患有肩周炎,这也会影响男性性生活,适当锻炼可缓解肩部不适肌肉疼痛。


方法一:站立,双腿并拢,双手握拳,双臂左右平伸与身体呈十字状,将握拳双手向手腕内侧弯曲至最大限度,同时吸气,坚持10秒钟左右,然后迅速松开双拳,吐气,反复做20遍。


方法二:站立,双腿分开与肩平行,将双臂以肩为轴向前、后各绕10圈。双臂绕圈的幅度尽可能大,且由慢至快。各绕10圈为一回合,可连续做3~5个回合。


5、胯促进下肢循环


久坐的人下肢血液循环不畅,特别是男性更容易引发男科疾病,影响生殖健康。抖胯可以借助腰胯的力量,让身体前后摆动起来,可促进下肢血液循环。


方法一:侧身站立,一腿斜伸向前,做好抖胯姿势,然后快速摆动胯部,让肌肉与腰都抖动起来。


方法二:身体直立,利用左右两个膝盖前后或者左右抖动,两条腿会快速地前后弹动起来,这样会让腰腹也跟着晃动起来。


6、锻炼大腿内侧肌肉


阴茎从中段到根部的肌肉称作“球海绵体肌”,主要功能是控制排尿,同时还兼有阴茎勃起重要功能。如果出现衰退,不仅是会让男人有残尿感,阴茎的勃起能力也会下降。“球海绵体肌”和大腿内侧的“内转肌”之间有神经连结,因此要想锻炼“球海绵体肌”,就从锻炼“内转肌”开始。


方法一:仰卧并举高双腿,将膝盖稍微弯曲,用左手抓住右小腿,慢慢地向身体两侧重复张开、闭合。然后换左右手。如果每做五次为一回合,一天做1~2次。


方法二:坐在床上,两腿尽可能地张开,接着两手向前伸展,将身子尽量向前弯曲,尽量贴向床面,每做3~5次为一回合,一天做2~3次。

浏览1058 评论0
返回
目录
返回
首页
男人缺什么也别缺这种激素!日常坚持这么做,男人味十足! 研究显示:这个年龄段的男性使用伐地那非或更合适